有些孩子容易摔跤为什么?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08-01 浏览:47
眼看夏天已经来临,孩子们都穿上了短衣短裤,能明显的看到有的孩子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你问他:“怎么弄的?”,他毫不在乎地说:“摔了呗!”。你问他:“什么时候摔的?”,他还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令人哭笑不得。
一般情况下,4-5岁以上的孩子,走路、奔跑等身体大动作能力一般已经比较成熟了,但如果孩子还存在总是平地摔跤的情况的话,家长就要引起重视了。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优先考虑带孩子去医院做一个身体检查。缺钙会影响骨骼发育,导致孩子骨骼发育异常,出现鸡胸,X型腿、O型腿等情况,严重的会导致骨骼支撑力不足,孩子无法有效地控制四肢,从而走路摔跤。
而排除了缺钙等身体原因之外,往往就是感统失调相关问题导致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前庭觉失调
前庭刺激敏感的孩子,可能总是会觉得自己要摔倒了,有时候做简单的运动也容易头晕不适,无法很好地处理身体快速移动的状态。
而前庭刺激反应迟钝和前庭刺激区辨能力不足的孩子,大脑无法迅速、正确地对运动、方向、平衡等信息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身体无法取得大脑的正确指令做出协调的动作,无法在运动中让身体保持平衡,从而就容易出现摔跤的情况。
本体觉能力不足
本体觉异常的孩子无法有效掌控躯干及手脚摆荡的位置及幅度,常会因为脚抬得不够高、步伐不够大、脚板离开地面的角度不对而跌倒。也会因为无法配合手扶梯移动的速度,出现无法踏上手扶电梯的状况。
而由于本体觉失调,导致动作计划能力较弱的孩子,往往在新环境中或快速移动时,会因为无法及时、准确的指挥身体而导致摔跤。
视知觉发育不良
如果孩子视觉空间感知能力不好,就容易错误判断物体与自己的距离,也可能会分不清方位和方向,就可能会被绊倒或踩空。
动作控制和协调能力差
动作控制不佳的孩子无法流畅迈步,走路姿势僵硬就好像机器人一样。
而双侧协调能力不好的孩子,无法流畅交替跨步走路,走路时甚至出现同手同脚。
肌肉力量不足
腿部肌肉尤其是大腿部分的肌肉是支撑我们日常运动的重要部分,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每天跑来跑去,大腿力量应该没问题。但其实想让大腿出力,需要让大腿协助抬起或支撑全身的重量。因此对孩子而言,如果没有蹲、跳、爬高等,在平地上再怎么跑都是小腿肚变得比较壮而已,很少锻炼到大腿的肌肉。
如果大腿肌肉力量不足,尤其当内侧和前侧大腿肌肉没力时,孩子的整体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自然就容易摔倒了。
所以日常可以适当给孩子做一些能锻炼到大腿肌肉的动作,比如交叉抬腿、蹦床跳跃、骑脚踏车等。
肌肉张力低
肌张力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由于感统失调导致肌张力较低的孩子,看上去弓腰驼背,给人一种软趴趴的感觉,就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动作不协调,经常摔跤。
髋关节发育不全
髋关节发育不全指的是髋关节的碗型结构发展过浅,导致大腿骨头偏离原有位置,包裹不完全。
习惯用W型坐姿的孩子,孩子的臀部、大腿骨和膝盖关节都会发生不自然的旋转,并对脊柱施加压力,不利于骨盆和腿部的正常发育。这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跑步姿势异常,影响身体发育。
摔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年龄已经较大,摔跤的次数还过于频繁,家长就该积极的关注,因为频繁地摔跤代表孩子的身体和能力已经无法应对日常活动,继续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影响自尊。
家长平时在家中应该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多提供孩子活动和运动机会,结合专业的感统训练和指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完善自我,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