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感统训练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08-01  浏览:35



 13岁的孩子还可以做感统训练吗?

答:当然可以。


我们经常说“感统训练的黄金期是9岁以前,12岁以后感统能力改变会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神经元在这个阶段可以更快速地形成新的连接,能力提升得也会更快,也更稳定。


而13岁的孩子,尽管他的大脑神经元连接的速度不如9岁以前,但还是可以通过高强度高质量的训练来提升感统能力。同时,13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和自制力,能够相对理性的认知自己存在的状况,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训练。


所以综合来说,13岁的孩子虽然训练的效率不如9岁以前,但在设计良好、引导恰当、积极配合的前提下,总体的训练效果未必比9岁以前的孩子差。


事实上,美国的机构已经开设了针对成人的感统训练课程。


所以说,感统训练越早越好,但是再大也不晚。


02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专业的感统训练呢?

答:这里主要是一个程度的问题,如果感统失调的表现已经对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影响,就需要进行专业的训练。


感统失调等神经类障碍的表现本身是比较主观的,比如感统失调的典型表现-注意力不集中,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比如学校老师反馈的注意力问题往往会更严重一些,家长在家辅导作业时注意力问题似乎又不如老师反馈的那么严重;平时爸爸比较严格,爸爸在家时注意力问题不那么明显,爸爸不在家时孩子完全就是放飞自我;孩子做作业时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但是看课外书时又非常集中,可以自己看很长时间等等。

那孩子的注意力到底有没有问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到底是不是感统失调?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感统失调的程度进行一个定义。我们这里给家长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如果孩子感统失调的表现已经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他的这个感统失调的表现就需要进行专业的干预。如果孩子感统失调的表现目前暂时对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不大,有条件进行干预当然更好,但是如果没有条件进行干预也可以先密切观察。


比如本体觉失调的典型表现,动作不灵活。如果孩子已经出现平地走路、跑步也容易摔跤,不敢玩荡秋千、大滑梯之类的的游戏,跟同伴交往容易出现矛盾,往往被评价为“内向、不合群”等等,导致孩子自尊心受挫。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那么就需要尽早进行干预。如果只是在跳舞、做操时不协调,对孩子的自尊、社交等都没有构成太大不利影响,就可以考虑先不干预。


再比如触觉失调的典型表现,触觉敏感。如果孩子已经因为逃避触觉接触而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独来独往,情绪容易急躁,有攻击性行为等,那么就需要尽早干预。如果孩子的触觉敏感只是表现为过度怕痒,去沙滩也穿着鞋袜、不喜欢赤脚,夏天也爱穿长袖的衣服(避免手臂被触碰)等,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那么就可以考虑先密切观察。


要再次强调的是,感统失调不是病,但是如果感统失调的表现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那么就需要把它当成一种障碍进行专业干预。所以也千万不要听到“感统失调”就感觉“大事不好”,科学客观地看待就好。



03

该如何选择专业的感统机构?

答: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机构是否有自己的教研能力,是否一直在进行学习和研究等。


现在市面上感统机构也有很多,但良莠不齐,怎样才能选到专业有效的机构呢?或者说该选择什么样的训练机构会更靠谱呢?


因为感统相关理论本身还处于快速的发展期,所以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机构是否有自己的教研能力,是否一直在进行学习和研究等。


如果一个机构自己完全没有教研的能力,使用的一直是几年前学来的理论和方法,那么很有可能使用的是已经被证伪的理论和被淘汰的方法,训练效果往往就会受到影响。



04

如何判断感统训练的好坏?

答:感统训练没有那么难,当然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其实,感统训练没有那么难,当然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它不是简单的蹦床50下、拍球100下,孩子懒洋洋就让他一直动就可以,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感统问题,设置不同的训练方案。


同时还要适时变化训练方案,来适应孩子不断提升的能力。


感统训练的核心是:


让孩子通过训练让大脑可以在日常所有活动中及时、准确的指挥身体,快速的适应环境。


举个例子,比如通过跳绳可以训练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但是感统训练不是让孩子学习一套标准的动作,反复练习跳绳。用这种标准化的重复训练,往往只会让孩子学会一个固定的技巧,而能力本身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


我们就见过一些孩子,本体觉严重失调,动作协调性很差,家长通过半年以上的强化训练,让孩子掌握了跳绳这个身体技巧,可以每分钟跳140个以上。但是动作协调性依然很差,平时走路还是经常摔跤。


所以感统训练是一个强调过程的训练方法。感统训练不以结果为最重要的目标,这里不是说结果不重要,而是不以结果为最重要的目标。感统训练不以教会孩子一些特定动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而是强调让孩子自主学习这个动作,感受和体验学习这个动作的过程,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让孩子跳蹦床,感统训练不是一直让孩子学习如何跳蹦床。感统训练老师在做蹦床训练的时候,会先让孩子自己尝试去跳,去做。如果做不对,做不好,就会引导孩子思考哪里做的不对,哪里没做好,然后自己逐步修正自己的动作以至完全掌握。感统训练强调孩子自主学习、体验的过程,而不是老师或家长直接告诉孩子手怎么摆动、手脚怎么配合、身体怎么移动,这样孩子只是学会了一个动作技巧,并不能促进他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