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等孩子长大就好了?是错误的想法!

作者:慈溪榕树下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4-08-07  浏览:40


在普及感觉统合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难题,比如“感觉统合是骗人的”、“感统训练根本没用”之类的。


其中最让我们无奈的是,一些家长已经知道自己的孩子存在感统失调,但却认为“没事儿,又不是啥大毛病,等孩子长大就好了!”


感统失调确实不是病,但如果不及时调整,等孩子长大了就晚了!




感统失调会自愈吗?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感觉统合就是我们人体把外界传递进来的感觉刺激(比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脏觉、前庭传来的移动信息以及本体感传来的身体操作信息)有效的接收理解,并且做出反馈反应的这么一个过程。


比如视觉眼睛看到危险,有车过来了,那我身体要进行反应,马上要躲避开。听觉听到有人喊我,我要进行回应。手碰到烫的东西,我们马上要把手缩回来等等。


所以其实我们人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的每项活动都在进行着感觉统合。所以我们人的感觉统合能力,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升和改善的。


但是这里要考虑两个问题,就是程度问题和时间问题。



●程度问题

首先是程度问题。就像感冒、拉肚子,轻度的病症通过休息会自然康复。同理,如果是轻微的感统失调,是会慢慢随着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知动经验,慢慢得到改善。就算没有完全改善,轻微的感统问题,也不会过于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时,我们成年人可以通过很多技巧性的方法来弥补自己能力方面的不足。比如有的成年人,左右不分,这就是一个由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大脑双侧分化不良造成的典型问题。但成年人的感统能力几乎不能有所提升改善了,对于这个问题要怎么办呢?我们成人有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戴手表,戴手表的那只手就是左手,这样就能区分开了。


但是我们说这是针对轻微的感统失调。


那中度或者重度感统失调呢?比如重感冒,严重腹泻,就必须要吃药治疗了。因为每天身体自愈、自己康复的那么一点点,和重度疾病每天给我们身体造成的损害相比,根本是杯水车薪,最后症状只会越来越严重。


同理,中度或者重度的感统失调,如果不经过系统、有针对性的训练,感统能力最终很有可能越来越差、感统失调越来越严重。所以感统失调会不会自愈,关键要看失调的程度。


●时间问题

第二是时间问题,通俗的讲,就是吃药好的快。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那些感统训练、感统体验,针对性不强,针对特定问题的自愈效果就不强,而且指望自然而然的自愈,时间会很长。


同时,我们人都会扬长避短,尤其是孩子。孩子因为感统失调,有些事情他本来就做不好。比如本体失调的孩子,动作不灵活,写字慢,这样他就不喜欢写字,不想写字。而不喜欢、做不好,就不想写,这方面的能力就更得不到训练。人所有的能力都是用进废退,越用才能越好,越不用就越不行。


感统失调的长期影响

我们孩子18岁甚至22岁以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好好学习,而很多感统失调的小朋友,除了写字慢之外,还会出现阅读跳行漏字、写反字等等的现象,那学习上就会比同龄小朋友更吃力一些,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学习困难,导致上课跟不上、听不懂,进而导致考试考不好。长此以往,就会因为没有学习成就感而丧失学习兴趣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发展成厌学等心理问题。而很多心理问题一旦产生往往很难解决。


小学只是孩子高考前12年学习的起步阶段,如果因为感统失调这样一个小问题,在12年征途的一开始就产生了厌学情绪,非常的得不偿失。


同时,除了学习之外,感统失调的孩子的很多行为,往往很难被同龄孩子、老师,甚至家长所理解,所以在幼儿园、学校很容易成为被排挤、嘲笑的对象。长此以往,对小朋友的性格、自信心的成长都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我们说感统失调是一种神经性的营养不良,训练好以后,几乎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但是因为感统失调,直接或者间接造成的心理影响、心理阴影,很有可能会伴随终身。



感统训练最好在12岁以前


我们之前的文章中讲过,感统训练就是通过感觉刺激,来促进大脑形成更丰富、更完善的神经连接,而神经连接的发展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慢。12岁之前,尤其是6岁之前,神经连接的发展速度很快。在具有丰富感觉刺激的环境下,婴幼儿的大脑每分钟都可以形成上百万新的神经连接;12岁之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变得较为缓慢。

所以感统训练强调要让孩子在12岁之前训练。12岁之后,神经连接构成的神经网络基本固化,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和较高的训练强度,效果将会微乎其微。